最近一段时间以来,一系列主要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亮眼,显示此前政府出台的一系列“微刺激”政策的成果显著,经济形势逐渐转暖已经成为市场共识。
近期,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,构成“克强指数”的三大指标———用电量、铁路货运量和新增信贷规模表现都比较亮丽。与此同时,5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大幅超出市场一致预期,新增信贷达到8708亿元。此外,央行近期连续两次定向降准,旨在向实体经济“输血”,并重点扶持小微企业。
上述信息表明,虽然我国经济仍面临不小的压力,但总体上企稳运行的态势比较明朗。那么,在这种形势下,国内钢市是否也能逐渐企稳转暖呢?笔者认为难度较大。
从当前钢市的基本形势来看,尖锐的供需矛盾仍然是市场动荡不安的根源。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,6月上旬,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83.26万吨,旬环比大幅增长。
6月份钢厂产量增长已经成为了近些年来的惯例,但是,在今年下游需求更加低迷的情况下,此时钢厂产量增长更多是由于低成本的刺激。
近一段时间以来,原料市场持续走弱,使得钢厂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,这也正是当前虽然钢价低迷,钢厂产量却逆势增长的重要原因。
与此同时,下游需求也多方遇“冷”。房地产行业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4.7%,投资增速四连跌,创出2009年以来的最低纪录;汽车行业提前开启“淡季模式”——5月份汽车产销量环比继续回落,乘用车和商用车方面也是环比均有下降。
无锡45号圆钢价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