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8月1日至9月3日,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3220元/吨急速下跌至2970元/吨,累计跌幅为17.2%,这是自2004年5月以来的最低价格。9月3日螺纹钢市场报价为3050元/吨,折算下来每斤售价仅为1.5元,堪比白菜价。
如此,钢企亏损也就不足为奇。山钢日前发布半年报显示,2014年上半年亏损7.97亿元。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.91亿元的数字,亏损扩大了逾6亿。高达7.97亿元的亏损额使山东钢铁垫底鲁股业绩榜,成为上半年“亏损王”。2012年,山钢曾因巨亏38亿元位列鲁股“亏损王”。
展望下半年钢铁行业走势,山钢认为,虽然国内宏观经济大势趋稳,经济向好,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、产业集中度低、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。
纷纷自救
钢企忙搞“副业”,已成“救命稻草”
在钢铁主营业务陷入亏损尴尬之时,越来越多的钢企将目光投向了非钢产业。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济钢非钢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6.83亿元,实现利润9600万元,同比增加2232万元,增幅达到30.3%。其中,金融板块实现利润2010万元,同比增加1190万元,增幅为145%。
有业内人士表示,非钢产业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大型钢企的“救命稻草”,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,但受累于体制、机制等原因,短期难有很大作为。
国内钢市遇“寒冬”钢企忙“副业”